东汉—张衡_卧龙人物_卧龙区情_卧龙党史方志网_南阳党史方志网
今天是: 登录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  >卧龙党史方志网 >卧龙区情 >卧龙人物 > 正文

卧龙人物

东汉—张衡

东汉—张衡

发布时间:2025-02-06 阅读次数:0 【字体:

发布时间:2025-01-22

张衡(78-139),字平子,东汉南阳郡西鄂县(治今南阳县石桥镇西南)人。世为著姓,祖父堪,曾任蜀郡太守。衡少善属文,由长安赴洛阳途中,作《温泉赋》。“因入京师,观太学,遂通五经,贯六艺”(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),著《七辩》,《定情赋》(公元96。99年)。应邀回乡担任主簿7年(100-107年),著有《同声歌》、《扇赋》、《受笥铭》、《南阳文学儒林书赞》。时天下承平日久,自王侯以下,莫不逾侈。衡乃拟班固《两都》,作《二京赋》,因以讽谏。这部著作“精思傅会,十年乃成”(同上)。永初四年(110年),在籍著《南都赋》。

张衡善机巧,尤致思于天文、阴阳、历算。安帝闻衡善术学,于永初五年召令为郎中。著作有《与崔瑗书》、《太玄经注》、《玄图》、《大司农鲍德诔》。元初元年(114年),迁尚书侍郎,著《黄帝飞鸟历》。次年,改任太史令,主持全国天象观测。四年(117年),创造出世界上第一架自动的天文仪器—浑天仪。任职期间(115-121年),先后著有《地形图》、《浑仪图注》、《漏水转浑天仪注》、《灵宪》、《灵宪图》、《算罔论》。其《灵宪》一书(118年),是我国第一部天文学理论著作。这部著作说明了天体的形成与运行的规律,提出了比较完整的以“气”为基本的宇宙形成论。

建光元年(121年)至延光四年(125年),张衡由太史令改任公车司马令,著有《与特进书》、《同周兴议历》、《东巡诰》、《日蚀上表》。顺帝永建中(126-132年),复为太史令。著作有:为大疫上《顺帝封事》、《应间并序》、《鸿赋并序》、《舞赋并序》、《羽猎赋》、《陈事疏》。永建七年(132年),又创造世界上第一架测量地震方向的仪器
—地动仪。他还曾创制测量气象的仪器—候风仪,制造出自动转向的三轮指南车和自动起飞的木雕。

阳嘉二年(133年),著作有《京师地震对策》、《论举孝廉疏》、《驳图谶疏》、《请专事东观收检遗文》、《条上马班不合事》、《思玄赋并序》、《周官训诂》、《补易彖象说》。永和二年(137年),张衡出任河间相。写《怨篇》、《四愁诗》抒发其心情。又作有《髑髅赋》、《冢赋》。次年(138年),作《归田赋》。未几,被调京任尚书,惜任职不到一年卒。

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,联合国天文组织于1970年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“张衡环形山”,又于1977年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“张衡星”。2003年,国际小行星中心为纪念张衡及其诞生地,将小行星9092命名为“南阳星”。 中国天文学会设立“张衡特殊贡献奖”。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