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当年在南阳地下工作,曾几度宛属地峥嵘岁月_党史事件_党史博览_卧龙党史方志网_南阳党史方志网
今天是: 登录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  >卧龙党史方志网 >党史博览 >党史事件 > 正文

党史事件

忆当年在南阳地下工作,曾几度宛属地峥嵘岁月

忆当年在南阳地下工作,曾几度宛属地峥嵘岁月

发布时间:2025-05-28 党史室 阅读次数:0 【字体:

发布时间:2025-05-28

忆当年在南阳地下工作  曾几度宛属地峥嵘岁月

仝中玉

 

我是唐河县仝庄人,1927年“四·—二”以前参加革命工作,1928年春在唐河由张友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0年冬,我从唐河县调到南阳,参加南阳中心县委兼任特委接头处的负责人。

1930年时,领导南阳地区的党组织是鄂豫边特委,南阳地区的革命活动处于高潮。但中央的领导正处在“立三路线”时期,致力于组织武装起义,如桐柏暴动、邓县暴动、杨虎城部队一部分军队起义等,结果都没有成功。随之而来的是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,革命力量遭到巨大损失,革命暂时处于低潮,1935年后,地下党的力量逐渐恢复,我们组织游击队,开展武装斗争,形势逐渐好转。从1937年到1938年,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,革命又走向高潮。

1930年时,南阳城内的革命活动有声有色,南阳宛南公立中学(以下简称宛中)是革命活动的中心。那时校长吴寿青(又名吴祺)所聘请的教员如陈镇南、汪琴声等,都是共产党员。学生党员也不少,我现在能记起名字的有戴肇端、魏士华等。学校有个进步刊物,叫《青光》,宣传马列主义,学生们搞飞行集会,在街头讲演、贴标语、散传单,向广大群众宣传革命的道理。193067月份,我们在杨虎城部队组织武装起义,因反动派对我们进行残酷的镇压,宛中的党员大部分撤离,一部分同志被捕,最后失败了。

1930年冬我从唐河县委调到南阳中心县委时,书记是张星江,委员有张旺午等,我来后共三个人。那时,在宛中我知道还有两个党员(方德鑫和黎明鉴)。南阳省立五中也有两个党员(王黎和沈富洲)。1931年春,两个中学都建立了党支部,宛中的党支部书记是方德鑫,南阳省立五中的党支部书记是王黎,这两个支部受南阳中心县委领导。1930年上半年时,市民中也有了地下党员。在东关开饭铺的有个老段(名字记不清了),这个饭铺是鄂豫边特委的接头处。还有卖馍的李三哥(李合堂),照相馆学徒叶乃生,卖面的田荣泽,东门内石印馆张鸿宾,都是。我到南阳之前,他们都是单线联系,直属南阳中心县委领导。

1931年夏,张星江调到唐河,张旺午调到泌阳,南阳中心县委书记由曹明久担任,委员是孙子栋和我。这时,东关饭铺关门了,各县来特委接头的都到李合堂家。当时李合堂住在宛中前面的南城墙根。

1931年夏秋之间,南阳省立五中支部发展郭以清为党员,其余的我记不清。这年冬天,省立五中学生为反对法西斯军训,闹了一次学潮,进行罢课。致使党的组织暴露,王黎等三个党员先后离开学校,党支部的活动就此结束。这次学潮,是曹明久同志直接领导的。

1931年冬,宛中党支部由于方德鑫工作不慎,丢失了文件,写标语也被敌人发觉,方本人被捕。方德鑫的文件是在下操时丢失的,他到东关向我汇报说:怕出危险,想离开学校。当时我认为丢失的文件是被学生拾去的,敌人没有亲手抓住,不一定会出问题。另一种想法是宛中的党员少,不想让他离开学校。方德鑫在被捕的前一天晚上,已感到情况紧张,他和进步同学赵汉章离开了学校,准备找个地方隐藏起来,因为没有找到人,又返回学校,在半夜时被国民党捕去。

方德鑫被捕后,在敌人严刑审讯下,他承认传单是田荣泽给的,因此田也被捕。敌人把方德鑫、田荣泽关押在一起,田责备了方。方决心翻供,在敌人多次严刑拷打下,方坚决不承认以前的口供。后来,方家花钱将其保出,田也被保出。

在方德鑫被捕后不久,黎明鉴也离开学校,宛中党支部从此停止了活动。

193110月,曹明久调到红军当师长,南阳中心县委由我和孙子栋主持工作。1932年初,边区党代会结束后,由我任南阳中心县委书记。同年秋,陶汉三调南阳中心县委,和我一起工作。不久,孙子栋被郝久亭开除党籍。

1932年初,中央派沈宗源到南阳鄂豫边特委,接着,在湖北枣阳琚家湾一带召开了一次全边区的党员代表大会。这次大会改组鄂豫边特委,成立鄂豫边临时省委,沈宗源任书记,郝久亭任宣委,委员有陈雪怀、宋良由、张星江、王君恩、程克绳等。这次会议将要结束时,第四次围剿开始了。国民党以大量的兵力进攻鄂豫边苏区根据地。这时,沈宗源既不和其它委员商量,又不通知地方党组织,就擅自决定把鄂豫边苏区红军主力带往鄂豫皖苏区。行至襄花公路(襄阳至花园)南边时,正遇敌人自北而南向苏区扫荡。沈宗源没有把红军带走,又转回苏区。这时省委成员和地方党组织的同志对沈的行动进行了批评。以后,沈宗源在斗争艰苦的情况下,又第二次自由行动,跑到中央(上海)去了。不久,听说中央将沈开除了党籍。

边区党代会结束后,张星江、阎超民回唐河,张旺午回泌阳,杨一平回镇平,我和郭以清回南阳,我仍担任南阳中心县委书记。

沈宗源跑回上海后,鄂豫边省委书记由王君恩接任,委员有郝久亭、宋良由、张星江、陈雪怀、程克绳、陶汉三等。

1932年大约67月份,敌人攻下了鄂豫边苏区根据地。王君恩、吴寿青、曹明久牺牲。郝久亭、宋良由、陈雪怀、陶汉三回到南阳,住在北关大街。从此,鄂豫边省委又迁回到南阳。

1932年秋,南阳省立五中有党员陈长德、李庆祥等。陈长德和南阳中心县委住在一起。我们就是以他上学的名义,租了东关一间房子。关于南阳乡师、省立五中的地下党支部问题,我记忆不清,但组织了支部是肯定的,属于南阳中心县委领导。

大约在1932年(月份记不起),张鸿宾(地下党员)、张鸿池二人被捕。1932年底,红四方面军由徐向前率领从鄂北襄、枣(原苏区)经过,国民党刘镇华、刘茂恩兄弟二人驻军南阳和襄阳,刘镇华一个旅从襄樊出兵阻击,没有占领阵地就被我军击溃。因此刘镇华就把张鸿宾、张鸿池二人在狱中绞死。张在狱中,当时未听说供出当地组织和党员同志。

1932年或1933年(月份记不清),一天晚上,有人叫李合堂的门:“三哥开门。”李开门后就被敌人逮捕。敌人审讯时李合堂说∶“三哥就是暗号。”(这是听他爱人说的)李在狱中的具体情况不清楚,出狱时间也记不确切。从他被捕到19336月我离开南阳,一直没有和他见过面。

1933年夏,由于叛徒王星阶告密,鄂豫边省委、南阳中心县委机关和南阳县乡师、省立五中的党支部都遭到破坏。叛徒王星阶带领特务到中心县委机关(在南阳市东关)逮捕了杨一平(在省委破坏前,省委调镇平县委书记杨一平来南阳任南阳中心县委书记),学生党员陈长德在放学回家时被捕,省委书记宋良由到中心县委机关去被当场逮捕。在审讯时,宋良由供出了郝久亭,第二天郝在省委机关被捕。从此,鄂豫边区党组织就和中央失去了联系,我和陶汉三也就离开了南阳。

为了继续革命,我经过一个多月的串联,于19337月,在新野樊集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。参加会议的有张旺午、陶汉三、杨文彩、刘毅然等,张星江因提前一天到樊集,没有和我们接上头,所以他没有参加这次会议。这次会议原来计划在船上开,因当地群众把我们当作贩运大烟的土客进行搜查,就改为从新野步行到南阳汉冢的途中,边走边开。这次会议产生了鄂豫边区工作委员会,书记张星江,组委仝中玉、宣委张旺午,委员有杨文彩、陶汉三,不久,杨文彩脱离革命,跑到福建投靠国民党部队了。陶汉三住新野,兼顾枣阳的工作,但陶汉三在回枣阳时,被敌人逮捕,后病死狱中。

1934年初,张旺午到确山徐中和家,碰到了王国华。张旺午介绍了鄂豫边区工作委员会的情况,通过王国华和河南省委取得了联系。不久,王国华和张星江到中央参加党的六届五中全会,鄂豫边工委也和中央取得了联系。

在党的六届五中全会以后,河南省委遭到了破坏,又和中央失去联系。这样,王国华就带领周骏鸣、李子建、小邓到鄂豫边区工作委员会。1935年秋,王国华和张星江商量,改鄂豫边工作委员会为鄂豫边省委,书记张星江,组织仝中玉,宣传王国华。

1935年夏,鄂豫边工委在桐柏平氏南山召开一次干部会议。参加这次会议的,工委有张星江、仝中玉,唐河县有贾恒坦、张西奇、任清华,泌阳县有高子扬,新野县有高书习,桐柏县有王立松。当时红28军有7个伤兵,一个连长住在南山上,连长也参加了这次会议。原计划会议只开一个晚上,天明即散会,但结果开了一天两夜。在第二天晚上开会后,同志们正在睡觉时,突然遭到地方民团的包围,当时被捕的有高子扬、贾恒坦、张西奇、高书习、王立松和红28军的6个伤病员。红28军参加会的连长晚上脱险,第二天晚上他回到这个村庄,本想通过当地群众找工委时,遭到敌人的围攻而当场牺牲。

1936年春,鄂豫边省委成立了红军游击队,开始只7个人,指导员张星江,队长周骏鸣,4月份(阴历33),游击队在桐柏平氏夺枪胜利的归途中,遭敌截击,张星江和另一队员牺性,周骏鸣负伤。张星江牺牲后,省委书记由我担任,组委王国华。

19369月,王国华和周骏鸣、小邓组成了一个新的鄂豫边省委,省委机关设在泌阳王庄。书记王国华,组委周骏鸣,宣传小邓。这时红军游击队队长陈香斋,指导员仝中玉。

19373月份,鄂豫边省委文印室设在王店南馆驿村,因保密不够,遭到东北军驻王店部队的破坏,当时逮捕了我们三人,记得有乔全义(南召县人)、王泽民(现在人民日报社工作)。

19373月底,姜宗仁和小邓住在泌阳高大娃家,第二天他们三人去找王国华,经过一个山头时,和东北军遭遇而被捕。姜宗仁在王店被释放,高大娃病死在开封反省院,小邓到“七七”事变后释放政治犯时获释。

4月份,周骏鸣往北方局汇报工作,敌人发觉了省委机关的所在地,使省委遭到破坏。当时被捕的有李子建和叶县的老钱等6位同志。王国华不在机关,没有被捕。李子建因和驻军拉关系,敌人认识他,捕后即释放。

6月,王国华、周骏鸣、胡龙奎和我等在一起商定,由我任鄂豫边省委书记,胡龙奎任组委(从延安派来的)。一个月后,北方局派刘子厚来担任统战部长,周骏鸣继续担任红军游击大队长,由王国华任指导员。那时,红军游击大队有100多人,90多支枪,张明河也在游击队工作,他是34月间由北方局派来的。

9月,中央派朱理治、林凯、陈少敏、刘子久、谢邦志组成河南省委,书记朱理治,组织部长林凯,青年部长谢邦志。

910月间,信阳国民党专员武旭如带领1000多人向我游击队进攻。这时,鄂豫边省委和游击大队商量,为了在政治上和敌人斗争,决定派刘子厚、张明河到开封参加谈判。因为我们鄂豫边省委游击队是公开的,所以中共河南地下省委就主动和鄂豫边省委取得了联系。以后,河南省委把鄂豫边省委的情况向中央作了汇报,中央决定改鄂豫边省委为鄂豫边特委,受河南省委领导。我任书记,统战部长刘子厚,组织部长胡龙奎,河南省委派到鄂豫边特委的代表林凯也参加特委。当时特委没有固定的地点,长期活动在泌阳以东地区。

10月间,鄂豫边红军游击大队改为中国红军豫南独立团,团政委王国华,团长周骏鸣。到12月间,独立团打开竹沟。1938年初,红军豫南独立团改为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队。23月间,8团队开往前方,由林凯任团政委,王国华调地方工作。

19381月份,中央派王胜荣任鄂豫边特委副书记,我到长江局学习。这时特委书记由王国华担任,并兼留守处主任,统战部长刘子厚,宣传部长李子建,秘书长李炳之。我学习4个月回来后任组织部长。5月,中央派危拱之来担任组织部副部长。到8月间,我调延安学习,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。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