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凤流麦_历史典故_方城县情_方城党史方志网_南阳党史方志网
今天是: 登录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  >方城党史方志网 >方城县情 >历史典故 > 正文

历史典故

高凤流麦

高凤流麦

发布时间:2025-07-18 阅读次数:0 【字体:

发布时间:2025-07-17

民国方城县志·山川》:“唐山又名清山,一名老青山,在县北九十里,青奇可爱,为汉高凤隐居处。”今老青山山阴之石门,存叶县知县欧阳霖率千总陈德刚、范天祖、监生李心田、孟继唐、生员潘同建、汝州举人许静于清同治七年秋八月二十七日所立之“汉高文通隐居处”残碑一通。

后汉·逸民列传·高凤载:“高凤,字文通,南阳叶人也。少为书生,家以农亩为业,而专精诵读,昼夜不息,妻尝之田,曝麦于庭,令凤护鸡。时天暴雨,而凤持竿诵经,不觉潦水流麦。妻还怪问,凤方悟之。其后遂为名儒,乃教授于西唐山中。”

高凤专心致志读书,连暴雨冲走了晒在院子里的麦子都没发觉,这种精神是可贵的,后人多为称赞。艺文类聚引萧绎与学生书:“汉人流麦,晋人聚萤。”韦应物假中对雨呈县中僚友诗:“流麦非关忘,收书独不能。”但也有以此典故嘲谑书呆子的。苏城送公为游准南诗:“读书莫学流麦士,挟策莫比亡羊人。”此典故也有叫“高凤持竿”的。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