邓州市情概况_邓州概况_邓州市情_邓州党史方志网_南阳党史方志网
今天是: 登录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  >邓州党史方志网 >邓州市情 >邓州概况 > 正文

邓州概况

邓州市情概况

邓州市情概况

发布时间:2025-09-02 阅读次数:0 【字体:

发布时间:2025-09-02

【面积】2369平方千米

【常住人口】121.22万人 (2024年)

【区号】0377

【区划】 邓州市辖3个办事处、21个镇、3个乡和1个旅游管理区,分别是古城街道办事处、花洲街道办事处、湍河街道办事处、罗庄镇、汲滩镇、穰东镇、孟楼镇、林扒镇、构林镇、十林镇、张村镇、都司镇、赵集镇、刘集镇、桑庄镇、彭桥镇、高集镇、九龙镇、白牛镇、夏集镇、文渠镇、陶营镇、小杨营镇、腰店镇、张楼乡、裴营乡、龙堰乡、杏山旅游管理区。

邓州地处河南省西南部,北依伏牛,南连荆襄,西纳汉水,东接宛洛,有豫、鄂、陕“三省雄关”之称。总面积2369平方公里,辖28个乡镇(街、区)、626个行政村(社区)、3293个自然村,246.9万亩耕地。是医圣张仲景故里、全球华裔邓姓发祥地、千古名篇《岳阳楼记》诞生地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祖籍地、“四议两公开”工作法发源地,是国务院确定的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、河南省践行县域治理“三起来”示范县、河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中等城市、南阳副中心城市,全域纳入《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》。是国家园林城市、全国双拥模范城、省级生态市。首创的“四议两公开”工作法在全国推广,于2010年、2013年、2019年、2020年、2022年、2023年6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,2018年写入《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》,2019年写入《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》。邓州市“编外雷锋团”作为传承雷锋精神的一面旗帜被中宣部授予“时代楷模”荣誉称号。

邓州历史悠久。出土文物表明,人类在此定居,距今至少有六千多年,文字记载也有四千多年。约公元前21世纪,夏帝仲康封其子于邓,始建邓国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,置邓州,治穰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,改邓州为南阳郡,治穰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,改南阳郡为邓州。明清时,邓州属河南布政使司南阳府。1913年,改邓州为邓县,属豫南道。1947年,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豫西。12月,于湍河南部置邓县。1948年元月,置邓北县。9月,置邓西县。1949年1月,撤销邓西县,辖区分别归邓北县、邓县。3月,邓县、邓北县合并为邓县,归属河南省南阳专区。1988年11月17日,经国务院批准,撤县建市。

邓州市旅游资源丰富。全市有古文化遗址20处,古墓葬40座,古建筑43处,石刻110座,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(八里岗遗址公园、福胜寺塔),省级4处,市级88处。主要有太子岗、八里岗、黑龙庙等仰韶、龙山文化遗址;古穰县、涅阳、冠军、安众、乐城、临湍等古城遗址;秦汉墓群、南北朝彩色画像砖墓;福胜寺塔、花洲书院等名胜古迹;汉华表、金、元宣圣庙碑等珍贵文物。1985年5月,在福胜寺塔下地宫中发现的金棺银椁、舍利子等稀世珍宝,为国家级文物。其他名胜古迹还有邓国春秋园、编外雷锋团展览馆、英雄广场、姚雪垠文化产业园、孔庙、烈士井、邓州古城、魏侯冢、王庚先烈士陵园、东顶祖师殿、邓西湖金殿、杏山楚长城、杏山地质公园、南水北调渠首、南水北调湍河渡槽、汲滩山陕会馆等。

邓州人文荟萃。文化灿烂、名人辈出,乡贤遍布全国,曾孕育了1位圣人、62位侯王、11位宰相、3位状元、21位著名军事将领。杰出代表有医圣张仲景,唐代忠烈名将张巡,明代贤相李贤等。近现代人才济济,有民族英雄马殿甲,语言学家丁声树,教育家、儿童文学作家韩作黎,“曲剧皇后”张新芳,著名作家姚雪垠、二月河、周大新,“抗震救灾英雄战士”武文斌等。唐宋三贤韩愈、寇准、范仲淹都曾在邓州任职,范仲淹知邓时在花洲书院写成千古名篇《岳阳楼记》,其名句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至今传唱不绝。

 

 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