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烈名将铁铉_邓州人物_邓州市情_邓州党史方志网_南阳党史方志网
今天是: 登录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  >邓州党史方志网 >邓州市情 >邓州人物 > 正文

邓州人物

忠烈名将铁铉

忠烈名将铁铉

发布时间:2025-09-17 阅读次数:0 【字体:

发布时间:2025-09-17

      铁铉(1366一1402年),明代邓州人,回族。洪武年间,以太学生任礼科给事中,调都督府断事。铁铉机智灵敏,奏对详明,尤其善于决断疑难案子,被朱元璋视为栋梁之材,赐字鼎石。洪武末年,任命铁铉为山东参政,镇守济南

b8014a90f603738d95e8fe46b01bb051f819ec30

建文元年(1399年),建文帝为集权中央,巩固帝位,实行削藩。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眼看几位藩王先后被削,自己王位也危在旦夕。遂于七月以“靖难”为名,率燕军南下争夺帝位。建文帝命年近古稀的长兴侯耿炳文为征北大将军,率军30万征讨,被燕军打败。建文帝又遣曹国公李景隆率兵50万自山东德州进围北平,也被打败,退守德州。

建文二年(1400年)四月,李景隆复率60万大军北征,进围北平,又遭大败。五月,李景隆从德州奔济南,燕军紧追不舍,又败之于济南城下,李景隆南走。朱棣认为济南地处南北交通要道,占据济南,金陵便不难攻破,一心要拿下济南。此时正在外地运送粮草的铁铉闻济南危急,火速赶赴济南,死守城池。朱棣令人把劝降书用弓箭射入城中,铁铉用同样的方式将《周公轴成王论》射至城下,劝朱棣像周公辅佐成王一样辅佐侄子。朱棣大怒,扒开黄河,水淹济南城。铁铉一面组织军民排水,一面派人诈降。在城上置铁板,想在朱棣进城时,放下铁板砸死他。朱棣进城受降时,铁板从城门上突然坠下,却早了片刻没有砸中。朱棣惊慌逃出,用密集的炮火轰击济南城,摧毁城墙多处,济南危在旦夕。铁铉命人将朱元璋的画像高悬城头,并命人书写了很多朱元璋的牌位分置城头破损处。朱棣只好停止炮击,铁铁坚守济南,朱棣攻之三月,不克,于是撤军南去。济南解围后,铁炫与将军盛庸合兵,追击燕军,收复了德州各郡县。建文帝获悉济南大捷,升铁炫为山东布政使、兵部尚书。建文帝用盛庸代李景隆为平燕将军,命铁铉参与军务。铁铉配合盛庸与燕军战于济南西南东昌(今山东聊城).斩燕大将张玉,杀敌一万多人,朱棣只好退回北平。

建文四年(1402年)六月,朱棣绕道攻取南京,即帝位,是为明成祖。八月,朱棣计擒铁铉,押至南京。十月十七日,明成祖亲自审问铁铉,铁炫反背立庭中谩骂,令其面北一顾,终不可得。朱棣劝铁铉投降,铁铉却大骂朱棣是篡贼。朱棣大怒,遂将铁铉凌迟处死,时37岁。

公元1426年,明成祖朱棣死。1426年,其孙朱瞻基即位为明宣宗,年号宣德,宣总追谥铁铉为“忠烈”。清乾隆帝追谥“忠定”。

早在嘉靖四十五年(1566年),邓州知州、上海人顾名儒就在邓州外城东南隅创建了铁铉祠,他的族弟顾名传作《创建铁公祠记》。这是邓州官方创建被公祠的最早记载。清顺治十六年(1659年),知州陈良玉在《顺治邓州志》中,把“铁祠春烟”列为邓州八景之一。清康熙三十一年(1692年),重修铁铉祠。康熙五十八年(1719年),因铁公祠之处偏僻低洼,不易扩建。遂移建铁公祠于大东关喜施庵西边(今城区第一初级中学处)。1721年农历三月落成后,将旧祠木主迎入新祠内,同时并祀唐忠烈名将张巡于左,匾曰“二忠”。邓州知州陈大年还将旧祠内供奉的铁铉画像葬于城南铁铉祖茔附近(今龙堰乡姚营),并立碑纪念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,国民党民团司令丁叔恒于二忠祠建私立双忠中学,二忠祠不复存在。民国三十年(1941年),经县政府会议通过,将小关东关帝庙改为铁公祠。

2ac56dc0e96a8d09131e3acb5fe826aa

铁铉的壮烈殉国,有其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。从他身上折射出的“忠烈”精神,成为后人做人处世的楷模,堪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。所以受到历代励精图治的帝王和士大夫们的推崇,也得到百姓的拥护,更成为邓州人的骄傲!清代举人姚之琅在《铁公祠》一诗中写道:“苍天正气钟邓土,睢阳与公千载同。明社己迁祠不废,封羊奠醴鸣鼓钟。”

铁铉的“忠烈”精神就是在当代也很有借鉴意义,毛主席就说过:“铁铉这个人很有气节。”为了纪念张巡、铁铉两位忠烈名将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2016年,邓州市在扩建花洲书院时,于百花洲畔创建了双忠亭。2021年又于小东关铁公祠旧址复建双忠祠。新建的双忠祠为仿明清建筑,两重院落,占地6500多平方米,布局合理,建筑精良。既是一处缅怀先贤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胜地,也是邓州又一处靓丽的文旅景观。

 

 

分享